精通
英语
和
开源
,
擅长
开发
与
培训
,
胸怀四海
第一信赖
锐英源精品开源心得,禁止全文或局部转载,禁止任何形式的非法使用,侵权必究
FLoC是对浏览器内Cookie技术的升级,谷歌的目的是为了用FLoC来保护浏览器用户的隐私,但是FLoc本身不是国标标准,谷歌用垄断地位来强制实施,遇到了大公司和知名网站的集体抵制。
由于跟踪Cookie的数量呈下降趋势(部分原因是许多浏览器默认情况下阻止了第三方Cookie),因此Google希望提出另一种跟踪目标广告用户数据的方法。这就是FLoC的用武之地。
FLoC允许广告商使用行为定位而不使用Cookie。它运行在Google的Chrome浏览器中,并跟踪用户的在线行为。
然后,它为该浏览器历史记录分配一个标识符,并将其添加到一组其他具有类似行为的浏览器中,这些行为称为“同类群组”。据推测,由于每个人的浏览器都被赋予了匿名ID,因此广告客户将能够看到同类人群共享的行为,而无需识别该同类人群中的个人。
用户的同类群组ID将每周重新计算一次,从而每周提供有关其在线行为的新摘要。 Google声称,由于每个队列中都会有成千上万的人,因此无法从群组中挑选任何人与他们独特的浏览数据配对。
FLoC相当于行为特征数字化,谷歌有了这个数据后会更容易在广告上获利。但是这样的技术有风险,比如同家庭里一个电脑被不同年龄段的人使用,如果让低年龄段人看到成人广告,就会有影响。总之在互联网上,有主动信息和被动信息,怎样有一个安全的上网环境,确实很麻烦。
不像军用环境,信息是不能外传的,民用环境下,用户各自的行为特征和一些ID数据本身就是这个环境的交换。浏览器的Cookie就相当于互联网大平台在你浏览器和电脑内部环境里的数据钥匙和历史记录载体,有了Cookie信息,黑客可以查取和获取更多私人信息,所以Cookie就逐渐被禁止了。
谷歌的FLoC其实是Cookie机制的变种,其它公司也有类似FLoc的机制,好分析信息展示广告。这种环境交换确实很难解决浏览器隐私问题。
其它软件也一样,软件的一些登录数据也是在文件里,这些文件没有好的保护机制,也会有这样的问题。
其实最近的虚拟机和沙盒机制提供了一个好的思路,如果把浏览器放到沙盒里,Cookie和类似数据和计算机宿主主机是分开的,则黑客和大公司就不可能跟踪到用户的线下信息,自然安全一些。用户在使用沙盒一段时间后,可以卸载或删除沙盒,隐私数据就不再有了,就更安全。
现代机器速度都快,加了沙盒层也不影响使用效果。
但沙盒也是软件,是软件也有可能漏洞,要想彻底安全,用户自己也要小心。用户自己的机器上要安装防木马软件和杀病毒软件。
在中国,网吧内操作系统也是类似的思路,电脑重启后,硬盘自动内容清除,也就不再担心安全问题。
国内农村用户的机器上一般很少关注隐私问题,流氓软件非常多,这个也是一个要关注的现象。